摘要:為了促進社會公平,我國進行了個稅改革。個稅改革后,起征點上調(diào),明確了六項專項附加扣除,低檔稅率范圍擴大,讓很多人從中獲益。
個人所得稅的改革,涉及到人們的方方面面。那么,個稅改革后,產(chǎn)生了哪些優(yōu)惠呢?
一、個稅起征點上調(diào)
個稅起征點是指,由國家規(guī)定一個數(shù)額,對低于該數(shù)額的工資所得、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個體工商戶經(jīng)營所得、股票利息所得等免予征稅。
個稅改革后,起征點由3500元上調(diào)到5000元。也就是說,5000元以下的收入,都屬于不征稅收入。
二、專項附加扣除
房貸、教育、醫(yī)療、贍養(yǎng)父母……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個稅改革后,明確了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租房、還房貸、贍養(yǎng)老人、大病醫(yī)療6項專項附加扣除。
對于家中有子女上學、有老人需要贍養(yǎng)等符合要求的人們,可以申請專項附加扣除。申請成功后,專項附加扣除的收入,也不計入納稅額。
1、專項附加扣除的額度
專項附加扣除是有定額的,分別是子女教育1000元/月;繼續(xù)教育3600~4800元/月;租房為800~1500元/月;還房貸為1000元/月;贍養(yǎng)老人為獨生子女2000元/月,非獨生子女按照2000元/月的額度分攤;大病醫(yī)療的抵扣視情況而定,最高可達80000元/年。
2、專項附加扣除如何申請
目前,稅務機關發(fā)布了極為便捷的申請方式:人們只需下載“個人所得稅”APP,再進行實名注冊,然后填報相關信息即可。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三、低檔稅率范圍擴大
在理解稅率之前,需要了解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所得額是指,納稅人在一定期間內(nèi)取得的合法收入,減去不征稅收入、五險一金、專項附加扣除和其它扣除后的余額。
而稅率是指,對征稅對象實行的征稅比例。為了促進社會公平,我國根據(jù)應納稅所得額的不同,將稅率分為多個檔次。
在從前,應納稅所得額在1500元以內(nèi),就應按照3%的稅率納稅;而應納稅所得額在1500~4500元,稅率提升到了10%。
個稅改革后,低檔稅率范圍擴大,3%的稅率適用于3000元以下的應納稅所得額,10%的稅率適用于3000~12000元的應納稅所得額。
因此,這次個稅改革,不僅惠及低收入人群,對于月薪過萬的群體,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優(yōu)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