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間補鈣“食物”、“偏方”多不勝數(shù),但大多都經(jīng)不起推敲,今天小諾就給大家辟辟謠。
相信不少人都從小就聽說了許多的補鈣“神器”,今天小諾就介紹一下“神器”排行榜的前三甲,看看是否真如傳說中那么靈驗。
第一名:骨頭湯。
實際情況為:
1、當豬牛羊等動物被屠殺后,身體中的各種激素便失去活性,所以,依靠動物身體釋放鈣質(zhì)的做法,根本不可能完成。
2、骨頭中的確含有不少鈣質(zhì),但多是以不溶于水的“羥磷灰石結晶”的形式存在,需要配合人體中的各種激素才能將其釋放。
3、長時間熬煮的骨頭湯中所含的鈣質(zhì)達不到牛奶中的1/10。
所以,“喝骨頭湯補鈣”的說法根本不靠譜。
第二名:芝麻醬
事實上芝麻中的鈣離子大部分會和草酸、植酸等物質(zhì)結合,吸收率較低,并沒有補鈣的價值。此外,和鈣相比,芝麻中含有更多的脂肪,長期或者大量攝入芝麻,容易長胖。
第三名:蝦皮
每100g蝦皮中大約含有鈣質(zhì)991mg,其是豆腐中鈣質(zhì)的6倍,牛奶的9、5倍,但是:
1、每次食用蝦皮的量很少,“鈣含量”也不會有多少;
2、牙齒和胃部很難將蝦皮充分磨碎,蝦皮中所含的鈣質(zhì)主要是“復合物型鈣質(zhì)”,不易被人體吸收;
3、蝦皮中含鹽量較高(100g蝦皮中含有鈉離子5058mg),攝入過多容易增加高鹽問題的發(fā)生風險。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前三甲都不行,那正確的補鈣方式到底有哪些呢?
1、食物補充,建議以下食物,應適當多吃。
牛奶:
建議正常成年人每天攝入奶或奶制品300g。
豆制品:
建議食用豆腐干、嫩豆腐、老豆腐等含鈣量較高的豆制品。
綠葉蔬菜:
建議每日食用蔬菜300g—500g。建議烹飪前對蔬菜進行焯水,避免被草酸、植酸等物質(zhì)影響鈣質(zhì)吸收率。
2、適當室外活動,補充維生素D
外出活動適當進行日曬,幫助皮膚合成維生素D,也可以選擇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建議不超過每日400單位。
3、選擇鈣片
如果每日飲食不能滿足鈣質(zhì)的攝入需要,建議選擇小劑量鈣片(100mg—300mg)。
補鈣大家還要注意一點,不能過量,萬事過猶不及,鈣過量對人體的傷害甚至要大于鈣缺乏,為健康計,小諾建議大家選購一款健康險,預防意外的情況出現(xià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