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羊肉古時又稱羖肉、羝肉、羯肉,按照肉質可以分為山羊肉、綿羊肉和野羊肉等。由于其口感細嫩、味道較足,一直是深受人們歡迎的食物。但是有些人,在吃羊肉后就會出現(xiàn)身體發(fā)熱的情況,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正值年初,天氣正是寒冷的時候,很多人回家都喜歡喝一碗熱乎乎的羊湯來暖一暖身子。這個習俗傳的久了,人們便也會開始好奇,為什么吃完羊肉身子就會變暖和呢?今天小諾就來給大家分析分析。
小諾認為吃完羊肉身體發(fā)熱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一、 環(huán)境因素
文首便有提及過,羊肉一般是深冬季節(jié)的餐桌首選,那么我們來回想一下我們一般是怎么食用它的呢?無非是煮羊湯、燉羊肉、火鍋涮羊肉卷這幾種方式,而恰巧,這幾種方式都是非常容易產熱的。比如羊湯多用沸水所產生的高溫水蒸氣、再比如煮羊肉火鍋時本身的熱量輻射,都與外界的天寒地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心理上和生理上雙重環(huán)境的讓人感覺到了發(fā)熱。
二、 烹飪方式
這一點是根據羊肉本身的特質衍生出來的原因,大家都知道,羊肉本身氣味膻腥,直接食用的話很容易讓食用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的情況。因此,在料理羊肉時,大部分人都會使用濃墨重彩的方法,氣味強烈如胡椒、八角等調味品用量極多,而這些調味品本身就具有著刺激人體體溫中樞、加快代謝、增加散熱的作用,因此連帶著羊肉也有了這樣的作用,間接導致了吃完羊肉就發(fā)熱的結果。
圖片來源:攝圖網
三、 羊肉結構
根據羊肉的結構和營養(yǎng)成分,我們可以得知兩點其食后發(fā)熱的原因。第一點是因為羊肉本身屬于高蛋白食物,每100g新鮮羊肉都有20.5g的蛋白質,在同樣情況下的牛肉、豬肉對比中是最高的。因此,其可用于食物熱效應的成分基數(shù)就更充裕(食物熱效應指食物在消化吸收過程中造成的熱量額外損失),因此留存在身體中可以發(fā)熱的部分就更多。
第二點則是因為,羊肉中含有較高的左旋肉堿,這種物質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一種氨基酸的衍生物,其能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促進長鏈氨基酸進入細胞線粒體中分解燃燒后產生熱量,因此吃完羊肉經常出現(xiàn)身體發(fā)熱的情況。
綜上,吃完羊肉身體發(fā)熱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三點,分別是環(huán)境干擾、烹飪方式以及羊肉本身的營養(yǎng)成分。讀完這一篇文章,是不是感覺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呢?
上一篇
下一篇